Skip to content

2018 09 28 interview record of blog contest in baozun

JimmyLv edited this page May 15, 2022 · 11 revisions

layout: post title: '记一次 #博客大赛# 的作者采访' categories: [思考] tags: [PKM, Rethink, 写作] published: True

在宝尊,#博客大赛#可以继续。


主持人:本周,小编捉到一枚有趣的程序猿,随我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爱写博客的摄影师!

Q: “采访开始前,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经历、爱好等)?”

A: “大家好,我是 TIC 成都研发中心的吕靖,也可以叫我 Jimmy。技术涉猎广泛,也算是一名 Full Stack Developer,个人偏爱前端,对 Web 开发和小程序等技术比较熟悉。 自诩为一名「想做产品,却误入程序世界爱上写作的摄影师」。活跃于 GitHub 并特别热忱于写作和分享,这是我的博客:https://blog.jimmylv.info

Q: “我之前偶然进入你的博客页面,上面有很多的文章,都是自己的作品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博客的呢?”

A: "是的,从 2013 年开始写到 2018 年,到现在应该有几十篇博客文章,都是自己对编程、前端、学习方法、效率提升等方面的一些思考,除了博客,网页里也有自己的演讲 PPT 和摄影作品(不过照片放得少)。还有很多写作想法尚在酝酿当中,通常我会通过 GitHub issues 来管理自己的写作灵感,这也是我在 #博客大赛#中的文章《基于 GitHub 的敏捷学习方法之道与术》介绍的一种方法。"

Q: "最近我们也在办博客大赛,鼓励大家写博客,就你而言,写博客给你带来哪些好处呢?"

A: “写博客于我而言,源自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在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成长,在学习的同时帮助他人学习」,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动力。

具体来说,给我带来的好处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让我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帮助我自己形成个人知识系统的闭环。

如果说搜索引擎(如 Google)是程序员 ‍ 最好的外部索引,那么写作则是通过整理来建立内部索引的最有效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或材料,如果不加以整理那么我们的大脑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杂物的堆积地。我们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吸收,而整理「吸收」的过程就是在去伪存真,与此同时将类似的内容进行主题分类,整理结构的过程就是建立大脑神经网络之间的索引。

**另一方面我深知「知识流通性的重要性」,知识只有被传播才能释放出更大的价值,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写作能够帮助建立起属于自己个人的知识体系,那与此同时,当然也可以将其输出到即反哺到整个互联网当中去。”

Q: “那如果自己写的博客可能浏览的人不多或者有人来对你的文章进行反驳,会影响你写博客的动力吗?这种时候你都是怎么做的呢?”

A: “这个我倒不是很介意,其实前面所提到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自己很有价值的,分享出去只是让价值能够有机会传播出去而已。

两者中间的鸿沟就在于,当自己还没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之前,怎么好意思去产出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呢?只有当成长到某一阶段之后,再去考虑如何构建影响力,那时自己也才会更加有底气。

所以我建议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完全不要去在乎流量和外界的评论,这件事情本身是完全利己的。

换个角度想嘛,将输入的知识整理成体系,然后更加高效快速地进行输出,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知识闭环系统,当然会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牢固,而与此同时也是对互联网开放精神的一个传承,她赋予了我们这么多美妙的知识,准确来说是获取知识的机会,那我们当然也应该有所回馈。”

Q: “作为一个写了 5 年博客的“老人”,除了上面说的不用在乎流量和评论,你对刚入门写博客的同事还有什么建议吗?”

A: “我想借用 采铜 提到的「心智利器」来尝试给出一些建议:

我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我每天只需对付三个妖怪:灵感、信息和作品。那么我的利器就是一个把它们浸泡在里面、催促它们交合的池子…… 那么怎么构造出这个池子呢?

  • 灵感 稍纵即逝:每当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想法,就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是纸和笔,也可以是 iOS 原生的备忘录,或者更高阶的 Shortcuts 或 Drafts 等手机 App。

  • 信息 茫茫似海:每当看到不错的文章都可以将其存入 稍后读 软件,或者是通过 RSS 这样的信息聚合软件来统一阅读。当然,书籍属于更可靠,更有结构化的信息来源,它可以促使灵感,也可以作为作品的辅助。

  • 作品 精益求精:至于作品,我们应该用精益的思维角度来思考和创作。每当写完文章都可以找朋友或利益相关者先看一下,以最快速度获取反馈,持续改进。

灵感、信息和作品这三者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信息保存下来,可以作为作品的参考,而灵感则是产生作品的先决条件,信息可看可不看,但是可以在作品完成的过程当中再去看,统一处理。

如果利用程序员 ‍ 的思维来做一次重构,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的话。那就是:作品的产生可以有模板,灵感和信息就可以拿来直接填充这样的模板,从而使效率从量变达到质变,反过来,产生出来的作品又可以继续提炼总结出新的模板。

以上就是我从个人出发对刚入门写博客的同事一些建议。”


主持人结语啦:正如刘未鹏在《暗时间》中所说,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写作是大脑对自己库存知识的检索,通过检索,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激励自己持续学习持续思考。

写博客对于自己而言,是个人内在的一个提升,对于参与在互联网世界的所有人来说,是一种知识的继承,大家每天浏览着他人的智慧,同时又在丰富这个智慧,共同享用这份知识果实。

Clone this wiki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