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jm-research/gemm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21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gemm

ref:

1. MMult0 到 MMult1

第一个版本直接在主函数 MatrixMultiply 中实现了矩阵乘法的内循环,而第二个版本将内循环抽象成了一个单独的函数 AddDot,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模块化和潜在的优化。

在第一个版本中,矩阵乘法的计算逻辑直接嵌套在 MY_MMult 函数的三层循环中:

外层循环遍历矩阵 C 的所有行。

中层循环遍历矩阵 C 的所有列。

内层循环计算矩阵 C 的一个元素,通过累加矩阵 A 的一行与矩阵 B 的一列的点积。

在第二个版本中,矩阵乘法的计算逻辑被重构:

外层循环仍然遍历矩阵 C 的所有列。

中层循环仍然遍历矩阵 C 的所有行。

内层循环被替换为对 AddDot 函数的调用,该函数计算矩阵 A 的一行与矩阵 B 的一列的点积,并将其累加到矩阵 C 的对应元素上。

AddDot 函数接收四个参数:

  • k:点积的长度,也就是 A 的行和 B 的列的元素个数。
  • x:向量 x 的起始地址,x 是 A 的一行。
  • incx:向量 x 的步长,对于 A 来说就是矩阵的列宽。
  • y:向量 y 的起始地址,y 是 B 的一列。
  • gamma:一个指针,指向矩阵 C 的一个元素,点积的结果将累加到该元素上。

2. MMult1 到 MMult2

在这两个版本之间,主要的变化在于循环展开(loop unrolling)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在编译器优化和手动代码优化中经常使用,其目标是减少循环控制结构的开销,从而提高运行时性能。

原始版本

原始版本中的 MatrixMul 函数使用了两层循环来更新矩阵 C 的每个元素,其中外层循环遍历矩阵 C 的列,内层循环遍历矩阵 C 的行。每次迭代,它都调用 AddDot 函数来计算 A 的一行与 B 的一列的点积,并将结果累加到 C 的相应位置。

修改后的版本

修改后的版本中,MatrixMul 函数的外层循环被展开(unrolled)了 4 倍。这意味着现在外层循环每次迭代处理的是矩阵 C 的连续四列,而不是一列。因此,每轮外层循环都会进行四次 AddDot 调用来更新矩阵 C 的四个不同位置。

具体来说,对于每行 i,它会依次更新 C(i, j),C(i, j+1),C(i, j+2),和 C(i, j+3)。这减少了循环控制结构的开销,因为原本需要四次迭代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次循环迭代就可以完成。

循环展开的优势

循环展开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减少分支预测开销:每次循环迭代都需要条件判断,这可能会导致处理器的分支预测错误,从而增加延迟。通过减少迭代次数,可以减少这些潜在的预测错误。

减少循环开销:每次迭代都需要维护循环计数器并检查退出条件,这增加了额外的指令和周期。通过减少迭代次数,可以节省这些额外的开销。

可能的向量化:循环展开后,某些处理器的向量指令(如 SSE 或 AVX)可能更容易应用,从而利用 SIMD(单指令多数据)并行性,进一步加速计算。

然而,循环展开也可能带来一些缺点,比如代码膨胀和可能的缓存不友好。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矩阵运算这样的密集型计算场景下,这些优点通常超过了缺点。

3. MMult2 到 MMult_1x4_3

在这次代码变更中,主要的改动集中在将原本在 MatrixMul 函数中对 AddDot 函数的多次调用整合到了一个新的函数 AddDot1x4 中。这个新的函数用于同时计算矩阵 C 的四列与矩阵 A 的一行和矩阵 B 的四列的点积,这实质上是对之前循环展开技术的一次封装和抽象。

原始版本

在原始版本中,MatrixMul 函数通过四次调用 AddDot 函数来更新矩阵 C 的四列,这意味着每次外层循环迭代都会针对每一行调用四次 AddDot,分别更新 C 的 j, j+1, j+2, 和 j+3 列。

修改后的版本

在修改后的版本中,MatrixMul 函数调用了新定义的 AddDot1x4 函数,这个函数接受额外的参数来描述矩阵 B 和 C 的列宽度(ldb 和 ldc),并一次性计算出四列的点积结果。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同时保持循环展开带来的性能优势。

AddDot1x4 函数内部实际上调用了四次 AddDot 函数,分别计算四个点积结果,并更新到矩阵 C 的四个不同位置。尽管在内部它仍然调用 AddDot 四次,但是通过将这四次调用封装在一个函数中,可以减少函数调用的开销,特别是函数调用前后的上下文切换和参数传递的时间。

优化考量

减少函数调用开销:在 CPU 上,函数调用涉及到保存和恢复寄存器状态、跳转指令和参数传递,这些都是有成本的。通过将多个相似的操作封装在同一个函数中,可以减少这些开销。

潜在的向量化机会:通过将相似的计算合并在一起,有可能使向量化指令更易于应用,这在支持 SIMD 的处理器上尤其重要,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代码可读性和维护性:将相关功能封装在同一个函数中,可以使代码更整洁,更易于理解,也便于未来的维护和优化。

4. MMult_1x4_3 到 MMult_1x4_4

在这次修改中,核心的变化是将原本 AddDot1x4 函数内部对 AddDot 函数的调用“内联”了。也就是说,原本通过调用 AddDot 函数来执行的计算现在直接在 AddDot1x4 函数的代码体内完成,消除了函数调用的开销。

原始版本

在原始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通过四次调用 AddDot 函数来计算矩阵 C 的四列与矩阵 A 的一行和矩阵 B 的四列的点积。这种方式虽然封装了重复的计算逻辑,但每次调用 AddDot 都会有一定的函数调用开销。

修改后的版本

在修改后的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不再调用 AddDot 函数,而是直接在函数体内部实现了四次点积计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函数调用所带来的额外开销,如保存和恢复 CPU 寄存器状态、函数调用前后的上下文切换等。

内联计算

在 AddDot1x4 函数中,原本的四次 AddDot 函数调用被替换为四个类似的循环,每个循环分别计算矩阵 C 的一个元素与矩阵 A 的一行和矩阵 B 的一列的点积。这种方法直接在函数体内部完成了计算,避免了函数调用的额外成本。

5. MMult_1x4_4 到 MMult_1x4_5(性能提升)

这次的代码变更进一步优化了 AddDot1x4 函数,将原本独立的四个循环合并成一个单一的循环,同时计算矩阵 C 的四列与矩阵 A 的一行和矩阵 B 的四列的点积。这种合并循环的技术称为“合并循环”或“循环融合”,旨在减少循环控制结构的数量,从而降低循环的管理开销,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原始版本

在原始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包含四个独立的循环,每个循环分别计算矩阵 C 的一个元素与矩阵 A 的一行和矩阵 B 的一列的点积。虽然这些循环进行了内联操作,但是每个循环都有其自身的循环控制结构,这会带来额外的开销。

修改后的版本

在修改后的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的四个独立循环被合并成一个单一的循环。这个循环在每次迭代中同时更新矩阵 C 的四个元素,即 C(0,0), C(0,1), C(0,2), 和 C(0,3)。通过这种方式,循环的控制结构被简化,只保留了一个循环计数器和条件检查,从而降低了控制流的开销。

合并循环的优势

减少循环控制开销:合并循环减少了循环控制结构的数量,意味着减少了循环初始化、循环条件检查和循环计数器更新的次数,从而提高了代码的执行效率。

可能的向量化和并行化:合并循环后,如果硬件支持向量化指令(如 SSE 或 AVX),那么同一循环迭代中的计算可能更容易向量化,进一步加速计算。此外,合并循环也有助于并行处理,例如在 GPU 或多核 CPU 上。

计算效率提升

在合并循环之前,原本有四个独立的循环,每个循环都执行相似的计算,但是各自维护着自己的循环控制结构。这意味着对于每一次循环迭代,都要进行一次初始化、条件检查和计数器更新。当循环被合并后,这些操作被减少到了一个循环中,因此只需要一次更新循环计数器 p 的操作,即可执行八个浮点运算(四个乘法和四个加法)。这是因为四个点积计算被组合在了一起,所以每次迭代都在同时更新矩阵 C 的四个不同元素。

数据访问模式与缓存利用

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提升来自于数据访问模式的优化。在未合并循环的情况下,对于给定的行 A(0, p),它会被从内存中加载四次,分别用于四个独立的点积计算。然而,当循环被合并后,A(0, p) 只需要被加载一次,然后用于所有四个点积计算。这是因为在合并后的循环中,所有的计算都在一个循环迭代中完成,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分散在四个独立的循环中。

缓存效应

当矩阵足够大以至于无法完全装入 L2 缓存中时,上述的数据访问模式优化变得尤为重要。L2 缓存是位于 CPU 和主内存之间的高速缓存,用于减少 CPU 访问主内存的延迟。如果数据能够被有效地复用,那么就可以减少从主内存中加载数据的次数,从而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整体性能。在合并循环的情况下,由于 A(0, p) 的数据被更高效地复用,因此可以减少对主内存的访问,更多地利用缓存中的数据,从而加快计算速度。

6. MMult_1x4_5 到 MMult_1x4_6(性能提升)

这次的代码变更进一步优化了 AddDot1x4 函数,通过使用寄存器来存储中间结果,以减少内存访问并加速计算。这一技术利用了处理器的寄存器,它们是 CPU 内部的高速存储单元,访问速度远高于缓存或主内存。通过将频繁访问的变量放入寄存器中,可以显著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原始版本

在原始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直接在循环中对矩阵 C 的元素进行更新,每次迭代都会计算 A(0, p) 与矩阵 B 相应列的乘积,并累加到矩阵 C 的对应位置。然而,这样做会导致频繁的内存访问,尤其是对 A(0, p) 的访问,每次迭代都需要从内存中读取。

修改后的版本

在修改后的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首先将 A(0, p) 的值存储在寄存器 a_0p_reg 中,然后在循环中使用这个寄存器的值来进行计算,而不是每次都从内存中读取。同样,累积到矩阵 C 的四个元素的贡献也被存储在四个不同的寄存器 c_00_reg, c_01_reg, c_02_reg, 和 c_03_reg 中,直到循环结束才将最终结果写回到矩阵 C 中的相应位置。

使用寄存器的优势

  • 减少内存访问:通过将频繁使用的变量存储在寄存器中,可以减少对内存的访问次数,从而减少数据加载的延迟。
  • 提高计算速度:寄存器的访问速度远快于内存,因此使用寄存器可以显著加速计算。
  • 减少缓存污染:由于减少了对内存的访问,也减轻了对缓存的依赖,避免了缓存污染问题,即频繁访问的少量数据覆盖了缓存中其他有用数据的情况。

7. MMult_1x4_6 到 MMult_1x4_7(性能提升)

在这次代码变更中,AddDot1x4 函数被进一步优化,通过使用指针来追踪矩阵 B 中四个列的当前位置,以替代之前直接使用索引表达式 B(p, 0), B(p, 1), B(p, 2), 和 B(p, 3) 的方式。这一改动旨在减少计算索引的开销,同时改善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原始版本

在原始版本中,每次迭代中,AddDot1x4 函数使用索引表达式 B(p, 0), B(p, 1), B(p, 2), 和 B(p, 3) 来访问矩阵 B 的相应列元素。虽然这种方式直观且容易理解,但是每次访问都需要计算索引,这可能会带来额外的计算开销。

修改后的版本

在修改后的版本中,AddDot1x4 函数使用四个指针 bp0_pntr, bp1_pntr, bp2_pntr, 和 bp3_pntr 来指向矩阵 B 的四个列的起始位置。在循环开始前,这些指针被初始化为矩阵 B 的四列的首元素地址。在循环中,使用 *bp0_pntr++, *bp1_pntr++, *bp2_pntr++, 和 *bp3_pntr++ 来访问和更新矩阵 B 的元素,同时自动递增指针以指向下一位置。这样,每次迭代中就不需要重新计算索引,而是直接使用指针访问,减少了计算量。

指针访问的优势

  • 减少索引计算:使用指针访问可以避免每次迭代中重复计算相同的索引表达式,从而减少了计算开销。
  • 改善代码可读性:使用指针可以使得代码更加清晰,特别是当需要访问连续的内存位置时,指针的递增和访问操作直观明了。
  • 提高性能: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指针访问可以生成更高效的机器码,因为编译器可以直接处理指针的偏移,而不需要每次迭代时都进行复杂的索引计算。

8. MMult_1x4_7 到 MMult_1x4_8(性能略微降低)

循环展开

MMult_1x4_7 中,AddDot1x4函数的循环并没有被展开,它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迭代,每次循环处理一个k的元素。

MMult_1x4_8 中,AddDot1x4函数的循环被展开了四倍。这意味着每四次迭代,代码才会更新一次指针,这减少了循环的控制开销,同时也利用了数据的局部性,可以预期会有更好的缓存性能。

指针的使用

在两个版本中,指针都被用来追踪矩阵B中当前元素的位置,但是在第二个版本中,指针ap0_pntr, ap1_pntr, ap2_pntr, 和 ap3_pntr 被用来指向矩阵A的四行的起始位置。这在第一个版本中是没有的,第一个版本仅使用了bp0_pntr, bp1_pntr, bp2_pntr, 和 bp3_pntr来追踪矩阵B的列。

9. MMult_1x4_8 到 MMult_1x4_9

指针更新方式

在第一段代码中,每次循环迭代后,指针ap0_pntr, ap1_pntr, ap2_pntr, 和 ap3_pntr 都通过递增操作++来移动到下一个元素。这意呀着指针每次只移动一个元素的距离。

而在第二段代码中,指针在每四次迭代后才更新,且更新时一次性移动四个元素的距离。具体而言,ap0_pntr, ap1_pntr, ap2_pntr, 和 ap3_pntr 在每四次迭代结束后才递增4个元素,这是通过ap0_pntr += 4;等语句实现的。这样的更新方式与循环展开相匹配,确保每次循环迭代访问矩阵A的同一列的四个连续元素。

访问矩阵B的元素

在两段代码中,矩阵B的元素都是通过B(p, 0), B(p + 1, 0), B(p + 2, 0), 和 B(p + 3, 0)来访问的,但是第二段代码在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迭代中访问矩阵B的元素时,不是简单地递增指针,而是通过*(ap0_pntr + 1), *(ap1_pntr + 2), 等方式来访问矩阵A的后续元素。这反映了循环展开的效果,即在每四次迭代中,指针实际只移动一次,但每次迭代都访问不同的元素。

MMult_1x4_9 中的AddDot1x4函数通过更精细的循环展开和指针操作进行了优化,这可以减少循环控制结构的开销,同时通过指针的大步长移动来改善数据访问的局部性,从而优化缓存性能。

当我们谈论“指针的大步长移动”来改善数据访问的局部性时,我们指的是在循环展开或类似技术中,指针不是每次迭代移动一个元素的距离,而是移动多个元素的距离。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减少循环次数:由于每次迭代处理更多的元素,总的循环次数减少了,这降低了循环控制结构的开销。

优化缓存使用:在循环展开的情况下,如果指针在每四次迭代后才移动四个元素的距离,那么在这四次迭代中,程序会连续访问同一列中的四个元素。这意味着,一旦某列的元素被加载到缓存中,接下来的三次访问都可以从缓存中获取数据,而不是从速度更慢的主存中读取。这显著提高了缓存命中率,从而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并行处理:在现代处理器中,大步长移动还可以促进SIMD(单指令多数据)指令的使用,允许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处理多个数据元素,进一步加速计算。

10. 向量化优化

为了有效地利用向量指令和向量寄存器,特别是SSE3指令集中的那些,你需要将代码结构化以处理能够适应这些向量寄存器能力的数据块。以下是处理4x4块结果矩阵C的方法概述:

理解向量寄存器和指令

在SSE3中,有16个向量寄存器(从xmm0xmm15),每个可以容纳两个双精度数。所以,你可以将32个双精度数保持在寄存器中。你将使用其中的16个来保存C矩阵的4x4块。

利用SSE3指令集

SSE3提供了一些特殊指令,允许在一周期内进行两次“乘积累加”操作(即两次乘法和两次加法),总共每周期四个浮点运算。为了利用这些指令,你需要将数据放置在“向量寄存器”中。

处理4x4块的C

既然每个向量寄存器能装下两个双精度数,你可以在八个向量寄存器中存储16个双精度数。对于C的一个4x4块,你有16个元素,这正好适合八个向量寄存器。这里是实施步骤:

  1. 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

    • A的16个元素加载到八个向量寄存器中。
    • B的16个元素加载到另外八个向量寄存器中。
  2. 执行乘积累加操作

    • 使用mulpd指令来乘以来自AB向量寄存器的元素对。
    • 使用addpd指令将结果累积到持有C部分的相应向量寄存器中。
  3. 存储结果

    • 在所有必要的操作之后,将结果存储回C的相应位置的内存中。

示例代码片段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示例,说明如何使用SSE指令实现这一点:

#include <immintrin.h> // 包含SSE内在函数的头文件

__m128d load_double(double* ptr) {
    return _mm_load_pd(ptr);
}

void store_double(__m128d val, double* ptr) {
    _mm_store_pd(ptr, val);
}

void compute_4x4_block(int k, __m128d* a, __m128d* b, __m128d* c) {
    __m128d acc[4][4]; // 存储4x4块C的累加器
    for (int i = 0; i < 4; ++i) {
        for (int j = 0; j < 4; ++j) {
            acc[i][j] = _mm_setzero_pd(); // 初始化累加器
        }
    }

    for (int p = 0; p < k; ++p) {
        __m128d vec_a = load_double(&A(0, p));
        __m128d vec_b0 = load_double(&B(p, 0));
        __m128d vec_b1 = load_double(&B(p, 1));
        __m128d vec_b2 = load_double(&B(p, 2));
        __m128d vec_b3 = load_double(&B(p, 3));

        // 执行乘积累加操作
        acc[0][0] = _mm_add_pd(acc[0][0], _mm_mul_pd(vec_a, vec_b0));
        acc[0][1] = _mm_add_pd(acc[0][1], _mm_mul_pd(vec_a, vec_b1));
        acc[0][2] = _mm_add_pd(acc[0][2], _mm_mul_pd(vec_a, vec_b2));
        acc[0][3] = _mm_add_pd(acc[0][3], _mm_mul_pd(vec_a, vec_b3));
    }

    // 将结果存回C
    for (int i = 0; i < 4; ++i) {
        for (int j = 0; j < 4; ++j) {
            store_double(acc[i][j], &C(i, j));
        }
    }
}

11. MMult_1x4_9 到 MMult_1x4_10(性能提升)

这两个代码片段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优化矩阵乘法,特别是在利用现代处理器的SIMD(单指令多数据)指令集方面。让我们详细对比一下两者的差异:

循环展开与向量化

MMult_1x4_9 中的 AddDot1x4 函数使用了循环展开技术,通过指针 ap0_pntr, ap1_pntr, ap2_pntr, 和 ap3_pntr 来访问矩阵 A 的不同行。每次循环迭代处理四个元素,这样可以减少循环控制的开销,并且利用了数据的局部性,从而可能带来更好的缓存性能。

MMult_4x4_10 中的 AddDot4x4 函数则更进一步,利用了 SSE 向量指令集。这里,通过 __m128 类型的向量寄存器(v2df_t)来存储和操作数据,使得每次可以同时处理四个浮点数。这不仅减少了循环迭代的次数,还允许处理器并行执行多个乘法和加法操作,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效率。

数据加载与存储

MMult_1x4_9 中,矩阵 AB 的元素是通过指针访问和传统的浮点运算来处理的。

相比之下,MMult_4x4_10 则使用 _mm_load_ps_mm_set_ps1 等指令来加载和设置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计算完成后,结果通过访问 v2df_t 结构体中的浮点数组来存储回矩阵 C

矩阵块大小

MMult_1x4_9 中的 AddDot1x4 函数每次处理矩阵 C 的一行中四个元素的更新,而 MMult_4x4_10 中的 AddDot4x4 函数则处理整个 4x4 块的更新,这与向量化操作的性质相符,因为向量寄存器可以同时处理四个数据元素。

外层循环

MMult_1x4_9MatrixMul 函数中,外层循环按列迭代,并且每次只增加1,意味着它没有特别针对列进行循环展开。

而在 MMult_4x4_10MatrixMul 函数中,外层循环也是按列迭代,但每次增加4,这与内部计算中处理的 4x4 块相匹配,表明列的迭代也考虑到了向量处理的特性。

12. MMult_1x4_10 到 MMult_1x4_11

循环嵌套和块处理(Blocking)

第一段代码中,MatrixMul函数直接调用AddDot4x4函数来处理矩阵的每个4x4块。而在第二段代码中,MatrixMul函数首先将矩阵按照mc(行块大小)和kc(列块大小)分割成多个子块,然后在InnerKernel函数中进一步处理这些子块。

外层循环中的块大小调整

在第二段代码中,MatrixMul函数的外层循环使用kc作为步长,处理k维度上的块。此外,它使用std::min来确定实际处理的块大小pbib,确保不会越界,这有助于在处理非整数倍大小的矩阵时仍然能有效利用缓存。

内核函数的分离

第二段代码中,InnerKernel函数被引入来专门处理每个子块的乘法和累加操作。这样做可以让代码结构更清晰,同时也便于针对不同的矩阵块大小进行优化。

性能优化

通过使用块处理和循环展开,第二段代码可以更有效地利用CPU缓存,减少内存访问延迟,从而提高计算性能。另外,通过调整循环顺序和块大小,可以进一步优化数据访问模式,减少缓存未命中次数。

About

General Matrix Multiplication

Resources

License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