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 通信技术 + 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 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 ↑ 噪声源
-
计算机网络就是一种通信网络
-
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
自治-无主从关系
-
互连-互联互通
- 通信链路
-
距离远、数量大时候怎么保证互连?
-
通过交换网络互连主机
- 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
- ISP网络互连的“网络之网络”
- 数以百万计的互连的计算设备集合:
- 主机 = 端系统
- 运行各种网络应用
- 通信链路
- 光纤,铜缆,无线电,卫星
- 分组交换:转发分组(数据包)
- 路由器和交换机
- 为网络应用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
- web,voip,email,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社交网络
- 为网络应用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
- 支持应用程序“连接”Internet,发送、接收数据
- 提供类似于邮政系统的数据传输服务
- 硬件(主机、路由器、通信链路等)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 如同交通系统
网络通信:
-
通信主体是“机器”而不是人
-
交换“电子化”或“数字化”消息
-
计算机网络的所有通信过程都必须遵守某种规则-协议
-
网络协议,简称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
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消息的格式、意义、顺序以及针对收到信息或发生的事件采取的“动作”
- 语法
-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信号电平
- 语义
-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
- 完成何种动作及作出何种响应
- 差错控制
- 时序
- 事件顺序
- 速度匹配
- 协议规范了网络中所有信息发送和接收过程
- tcp,ip,http,skype,802.11
- 学习网络的重要内容之一
- 网络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
- Internet协议标准
- RFC
- IETF
- 网络边缘:
- 主机
- 网络应用
- 接入网络,物理介质:
- 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 网络核心(核心网络):
- 互联的路由器(或分组转发设备)
- 网络之网络
- 主机(端系统):
- 位于“网络边缘”
- 运行网络应用程序
- 如:web,email
- 客户、服务器应用模型:
- 客户端发送请求,接收服务器响应
- 如:web应用,文件传输FTP应用
- 对等(P2P)应用模型:
- 无(或不仅依赖)专用服务器
- 通信在对等实体之间直接进行
- 如:BT,Skype,QQ
Q:如何将网络边缘接入核心网(边缘路由器)?
A:接入网络
- 住宅(家庭)接入网络
- 机构接入网络(学校、企业等)
- 移动接入网络
用户关心的是:
- 带宽(bps)
- 独占 or 共享
-
利用不同载频传输声音、数据
-
DSL接入多路复用器
-
利用已有的电话线连接中心局的DSLAM
- 数据通信通过DSL电话线接入Internet
- 语音(电话)通过DSL电话线接入电话网
-
< 2.5Mbps上行传输速率
-
< 24Mbps下行传输速率
-
FDM:
-
50kHz - 1MHz 用于下行
- 4kHz - 50kHz用于上行
- 0kHz - 4kHz用于传统电话
-
- 频分多路复用:在不同频带(载波)上传输不同频道
- 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
- 非对称:下行高达30Mbps传输速率,上行2Mbps传输速率
- 各家庭(设备)通过电缆网络->光纤接入ISP路由器
- 各家庭共享家庭至电缆头端的接入网络
- 不同于DSL的独占至中心局的接入
- 主要用于公司、高校、企业等组织机构
- 典型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Gbps,10Gbps
- 目前,端系统通常直接连接以太网交换机
-
通过共享的无线接入网络连接端系统与路由器
- 通过基站或称为“接入点”
-
无线局域网
- 同一建筑物内
- 802.11b/g(WiFi):11Mbps、54Mbps传输速率
-
广域无线接入
- 通过电信运营商(蜂窝网),接入范围在几十公里
- 带宽:1Mbps、10Mbps、100Mbps
- 3G、4G、LTE
- 移动互联网
-
互联的路由器网络
-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路由+转发
-
路由:确定分组从源到目的传输路径
-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交换至正确的输出端口
-
网络核心解决的基本问题:
Q:如何实现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网络核心送达目的主机?
A:数据交换
- 端系统通过接入ISP连接到Internet
- 家庭、公司和大学ISP
- 接入ISP必须进一步互连
- 这样任意两个主机才可以相互发送分组
- 构成复杂的网络互连的网络
- 经济和国家政策是网络演进的主要驱动力
- 当前Internet结构
- 无人能给出精确描述
Q:数以百万计的接入ISP直接彼此互连?
- 直接互连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 可能出现区域网络连接接入ISP和运营商
- 内容提供商网络可能运行其自己的网络,并就近为端用户提供服务
- 在网络中心:少数互连的大型网络
- “一级商业ISP”,提供国家或国际范围的覆盖
- 内容提供商网络,私有网络,连接其数据中心与Internet,通常绕过一级ISP和区域ISPs。
- N^2链路问题
- 连通性
- 网络功能
- 动态转接
- 动态分配传输资源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 最典型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 建立连接(呼叫/电路建立)
- 通信
- 释放连接(拆除电路)
- 资源独占
电路交换网络如何共享中继线?
- 多路复用技术
- 多路复用,简称复用,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 多路复用:链路/网络资源(如带宽)划分为“资源片”
- 将资源片分配给各路“呼叫”
- 每路呼叫独占分配到的资源片进行通信
- 资源片可能“闲置”(无共享)
典型多路复用方法:
- 频分多路复用(FDM)
- 时分多路复用(TDM)
- 波分多路复用(WDM)
- 码分多路复用(CDM)
- 有线电视网络
- 频分多路复用的各用户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Hz)
-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个用户每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 每用户嗦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出现(其周期就是TDM帧的长度)
-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
-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 广泛应用于无线链路共享(如蜂窝网,卫星通信等)
- 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m bit码片序列,其中“0”用“-1”表示、“1”用“+1”表示。
- 各用户使用相同频率载波,利用各自码片序列编码数据
- 编码信号=(原始数据) * (码片序列)
- 发送比特1(+1),则发送自己的m bit码片序列
- 发送比特0(-1),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m bit码片序列的反码
- 各用户码片序列相互正交
- 令{di}为原始数据序列,各用户的叠加向量为:
- P=Σdi*Si
- 解码:码片序列与编码信号的内积
- 报文:源(应用)发送信息整体
- 比如:一个文件
- 分组:报文拆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 产生额外开销
分组序列不确定,按序共享链路
-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 区别:
- 报文交换以完整报文进行“存储-转发”
- 分组交换以较小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发送主机:
- 接收应用报文(消息)
- 拆分为较小长度为L bits的分组
- 在传输速率为R的链路上传输分组
- 分组传输延迟= L/R
- 报文交换:
- 报文长度M bits
- 链路带宽为R bits
- 每次传输报文需要M/R 秒
- 分组交换:
- 报文被拆分为多个分组
- 分组长度为L bits
- 每个分组传输时延为L/R 秒
- 报文:M bits
- 链路带宽(数据传输速率):R bps
- 分组长度(大小):L bits
- 跳步数:h
- 路由器数:n
T=M/R+(h-1)L/R=M/R+nL/R
-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 分组交换适用于突发数据传输网络
- 资源充分共享
- 简单、无需呼叫建立
- 可能产生拥塞:分组延迟和丢失
- 需要协议处理可靠数据传输和拥塞控制
- Q:如何提供电路级性能保障?
- 例如,音视频应用所需的带宽保障
-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
- 单位时间传输信息量
- 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 单位:bps、kbps、Mbps、Gbps
- k = 10^3、 M = 10^6、 G = 10^9
-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 “带宽”原本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只差,单位是赫兹(Hz)
- 网络的“带宽”通常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ps
Q:分组交换为什么会发生丢包和时延
A:分组在路由器缓存中排队
- 分组到达速率超出输出链路容量时
- 分组排队,等待输出链路可用
-
节点处理延迟
- 差错检测
- 确定输出链路
- 通常<msec
-
排队延迟
- 等待输出链路可用
- 取决于路由器拥塞程度
-
传输延迟
- L:分组长度
- R:链路带宽
- d = L/R
-
传播延迟
- d:物理链路长度
- s:信号传播速度(~2*10^8m/sec)
- d = d/s
- R:链路带宽
- L:分组长度
- a:平均分组到达速率
- 流量强度 = La/R
- La/R ~ 0:平均排队延迟很小
- La/R -> 1:平均排队延迟很大
- La/R > 1:超出服务能力,平均排队延迟无限大
-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队列缓存容量有限
-
分组到达已满队列将被丢弃(即丢包)
-
丢弃分组可能由前序结点或源重发(也可能不重发)
-
丢包率 = 丢包数/已发分组总数
- 吞吐量:表示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传输数据速率(b/s)
- 即时吞吐量:给定时刻的速率
-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率
- 瓶颈链路:端到端路径上,限制端到端吞吐量的链路
-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许多组成部分:
- 主机
- 路由器
- 应用
- 协议
- 硬件、软件
- 每层完成一种(类)特定服务/功能
- 每层依赖底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层内动作完成相应功能
-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完成本层功能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体系结构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层次及其关系的定义
-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
- 结构清晰,有利于识别复杂系统的部件及其关系
- 分层的参考模型
- 模块化的分层易于系统更新、维护
- 任何一层服务实现的改变对于系统其他层都是透明的
- 有利于标准化
-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协议是“水平的”
- 任一层实体需要使用下层服务,遵循本层协议,实现本层功能,向上层提供服务,服务是“垂直的”
- 下层协议的实现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 同系统的相邻层实体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通过服务访问点SAP,交换原语,指定请求的特定服务
- 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是由国际化标准组织于1984年提出的分层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 目的是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 异构网络系统互联的国际标准
- 理解网络通信的最佳学习工具(理论模型)
- 理论成功,市场失败
- 7层(功能),每层完成特定的网络功能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增加控制信息
- 构造协议数据单元(PDU)
- 控制信息主要包括:
- 地址:标识发送端/接收端
- 差错检测编码:用于差错检测或纠正
- 协议控制:实现协议功能的附加信息,如:优先级、服务质量和安全控制等
- 接口特性
- 机械特性、电器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 比特编码
- 数据率
- 比特同步
- 时钟同步
- 传输模式
- 单工
- 半双工
- 全双工
- 负责结点-结点数据传输
- 组帧
- 物理寻址
- 在帧头中增加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的物理地址标识数据帧的发送端和/或接收端
- 流量控制
- 避免淹没接收端
- 差错控制
- 检测并重传损坏或丢失帧,并避免重复帧
- 访问(接入)控制
- 在任一给定时刻决定哪个设备拥有链路(物理介质)控制使用权
- 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packet)交付
- 可能穿越多个网络
- 逻辑寻址
- 全局唯一逻辑地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IP地址
- 路由
- 路由器(或网关)互连网络,并路由分组至最终目的主机
- 路径选择
- 分组转发
- 负责源-目的(端-端)(进程间)完整报文传输
- 分段与重组
- SAP寻址
- 确保将完整报文提交给正确进程,如端口号
- 连接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对话控制
- 建立、维护
- 同步
- 在数据流中插入“同步点”
- 最“薄”的一层
- 处理两个系统间交换信息的语法与语义问题
- 数据表示转化
- 转换为主机独立的编码
- 加密/解密
- 压缩/解压缩
- 支持用户通过用户代理或网络接口使用网络(服务)
- 典型应用层服务:
- 文件传输(FTP)
- 电子邮件(SMTP)
- WEB(HTTP)
- 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际层
- 网络接口层
- 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
- 应用层:支持各种网络应用
- FTP,SMTP,HTTP
- 传输层:进程-进程的数据传输
- TCP、UDP
- 网络层: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分组路由转发
- IP协议、路由协议
- 链路层:相邻网络元素(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的数据传输
- 以太网、802.11(WiFi)、PPP
- 物理层:比特传输
- 1961:Kleinrock - 排队论证实分组交换的有效性
- 1964:Baran - 分组交换应用于军事网络
- 1967:ARPA提出ARPAnet构想
- 1969:第一个ARPAnet节点运行
- 1972:
- ARPAnet公开演示
- 第一个主机-主机协议NCP
- 第一个e-mail程序
- ARPAnet拥有15个节点
- 1972-1980:网络互连,大量新型、私有网络的涌现
- 1970:在夏威夷构建了ALOHAnet卫星网络
- 1974:Cerf与Kahn-提出网络互联体系结构
- 极简、自治 - 无需改变内部网络实现网络互连
- 尽力服务模型
- 无状态路由器
- 分散控制
- 1976:Xerox设计了以太网
- 70's后期:
- 私有网络体系结构:DECnet,SNA,XNA
- 固定长度分组交换(ATM先驱)
- 1975:ARPAnet移交给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管理
- 1979:ARPAnet发展到200个节点
- 1980-1990:新型网络协议与网络激增
- 1983:部署TCP/IP
- 1982:定义了smtp电子邮件协议
- 1983:定义了DNS
- 1985:定义了FTP协议
- 1988:TCP拥塞控制
- 新型国家级网络:
- CSnet,BITnet,NSFnet,Minitel
- 1986:NSFnet初步形成了一个由骨干网、区域网和校园网组成的三级网络
- 1990,2000's:商业化,web,新应用
- 1990's早期:ARPAnet退役
- 1991:NSF解除NSFnet的商业应用限制(1995年退役),由私营企业经营
- 1992:因特网协会ISOC成立
- 1990s后期:web应用
- 超文本
- HTML,HTTP:Berners-Lee
- 1994:Mosaic、Netscape浏览器
- 1990's:web开始商业应用
- 1990's后期-2000's:
- 更多极受欢迎的网络应用:即时消息系统,P2P文件共享
- 网络安全引起重视
- 网络主机约达50000,网络用户达1亿以上
- 网络主干链路带宽达到Gbps
- 2005-now:
- ~7.5亿主机
-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 宽带接入的快速部署
- 无处不在的高速无线接入快速增长
- 出现在线社交网络:
- Facebook:很快拥有10亿用户
- 服务提供商创建自己的专用网络
- 绕开Internet,提供“即时”接入搜索、email等服务
- 电子商务、大学、企业等开始在“云”中运行自己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