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0
/
peifeng.html
44 lines (44 loc) · 6.32 KB
/
peifeng.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 />
<title>古村不老——黄田朱氏培风博物馆构想</title>
<link href="file/mx.css" rel="stylesheet" />
</head>
<body>
<div id="content">
<h4 id="h4--"><a name="古村不老——黄田朱氏培风博物馆构想" class="reference-link"></a><span class="header-link octicon octicon-link"></span>古村不老——黄田朱氏培风博物馆构想</h4>
<blockquote>
<p>古村不老,只要故事和人依旧生动。</p>
</blockquote>
<p>山居黄田已有三年,尽享了它的群山相拥、古村雅韵、四季流转,这些都是古村无私的馈赠。然而除了享用这一方天地外,却未曾为她做些什么,因为——我对她并不真的了解。</p>
<p>只所以说并不真的了解,一方面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潜意识里我并未真正走近这个村子,就像是常住在村子的游客一样,我是我,村子是村子,我只是安住在这里,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事。我跟村子保持着某种距离。</p>
<p>另一方面而言,是因为这个曾经繁盛的古村,身上镶嵌的珍珠宝玉被湮没了,那些曾经触动人心的数字变得模糊,即便是现居村民,所知的也不比导游词多,然而,导游词更多只是抽象的概括,抽象便会含糊。而我的经验,含糊不清的文字会被风吹走。所以,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的,可能只有高大的古建筑和不为岁月所动的流淌不息的溪水了。</p>
<p>但不幸的是,古建筑只对读懂他的人畅所欲言,如此一来,想必在很多人的眼里,黄田就变得跟安徽众多的古村一样,泯然众人。</p>
<p>元旦之前,听闻2021年恰是培风学校100周年,在苏老师家聚餐,大家也商量希望可以做点什么,来重新发现黄田的辉煌教育史,以念过往,以资将来。在苏老师的委托下,我开始重读所能获得的所有资料,然后试图对千年黄田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找到行动的路径。</p>
<p>大概几周的时间,终于有所收获,也让我有机会更深入的阅读日夜所在的这个村子,并为之倾倒。此项工作,对我而言,有三重价值:</p>
<ol>
<li>生活,必当此时此地。黄田正是我的此时此地,只有了解(过往与现在),才有接纳(被古老和当下),我才能真的脚踏实地。行走在村子里,脚下的石板路、眼前的建筑群也开始有了温度——不是路过,似是故人。然后,他曾有的浓重的历史文化,也定会自然而然的给予我滋润和启发。</li>
<li>初到黄田时,我儿只有一岁多,而今已经四岁。对于孩子的成长,我坚信“三岁前重自然环境,三岁后重人文环境”这个原则,历史上的黄田,自然与人文并重,而今却如中国大部分乡村一样,成为文化荒芜之地。所以,为了生活在这里的孩子,我们也应该去寻回被湮没的浓重的历史和文化。</li>
<li>生活在此,便有一份责任,以己之能,使其更好。</li>
</ol>
<p>下图即是我的工作成果(<a href="file/peifeng.jpg" title="点此看大图">点此看大图</a>),图片之后我将会做进一步的说明,以帮助阅读到这份文件的朋友,能够全面、详尽的了解培风博物馆的构想逻辑、框架和实施方案。唯有了解,才有参与进来的可能,尤其是在此或者散落各地的朱氏后人。</p>
<h4 id="h4-u57F9u98CEu535Au7269u9986u6784u60F3u56FE"><a name="培风博物馆构想图" class="reference-link"></a><span class="header-link octicon octicon-link"></span>培风博物馆构想图</h4>
<p><img src="file/peifeng.jpg" alt="" style="width: 100%;" /> </p>
<h4 id="h4-u6784u60F3u903Bu8F91"><a name="构想逻辑" class="reference-link"></a><span class="header-link octicon octicon-link"></span>构想逻辑</h4>
<p>构想图包含三个逻辑部分:以人物串联起的千年发展史、与人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整理和呈现的单元,然后一个个单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培风博物馆(包含实体、线上两种形式)。</p>
<ol>
<li><strong>以人物串联起的千年发展史</strong>:当前所看到的时间轴,只是标示出了黄田村发展的重要和关键节点(的人物),计划中的会将所知的重要人物全部标注上去,比如明清期间的十三名进士、六十一位举人、村中各个古建筑、藏书楼的创建者、名仕以及知名商人……每一个人都是古村历史文化的创建者,也都与当下的黄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li>
<li><strong>与人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strong>:筛选整理,共包含七个部分。黄田历史文化之夺目处,以藏书、教育为甚,然而商人反哺,私学兴盛、藏书十万,其后高官、大儒频出,仕者如朱理官至巡抚为民请命,儒者如朱珔著作等身名满天下,繁盛至此,则建筑自是高大华丽,雕梁画栋,于今可见。以上所列,俱为一体,若单一抽出实有所难,因此一一网罗,构建一座培风博物馆,系统的收集/征集、整理为先,然后可以呈现与众,使历史文化可观、可触、可感。</li>
<li><strong>可供整理和呈现的单元</strong>:上图带方框者有11处,共同构成未来的培风博物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故事馆,是实体博物馆的空间用途之一,其中的“故事集”,是希望能穷尽可能的收集并分类编号所有与黄田相关的文字记忆,并以数字和纸质两种形式保存。</li>
</ol>
<h4 id="h4-u5B9Eu65BDu65B9u6848"><a name="实施方案" class="reference-link"></a><span class="header-link octicon octicon-link"></span>实施进度</h4>
<p>目前博物馆处于筹备初期,亦需各方力量参与和支持:或是出谋划策、或是参与奔走、或是协助收集整理信息、或是广为联络以征集文章和展品、或是贡献技能。</p>
<p>村中贤达有意者可直接联系苏老师,或者添加微信mingxiacd与我交流。</p>
<blockquote>
<p>最后更新:2021年1月28日、返回<a href="index.html">个人介绍页</a></p>
</blockquote>
</div>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