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81 lines (37 loc) · 4.43 KB

大国博弈.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81 lines (37 loc) · 4.43 KB

大国博弈

Tags: Society

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如何?

“大国博弈”这个讲法不是很好,太过于沙文主义,基本上无视了中小国家的话语权。我更喜欢“地缘政治博弈”这样的讲法。

中国在这方面当然是有优势。

为了说明这种优势,我们要先说明一下地缘政治博弈的游戏规则。

这种游戏有两个模式。

模式A,铁笼模式。

啥意思呢?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有个大铁笼,把若干个玩家关在一起。有的个头大,有的心眼多,有的肉厚,有的手长。

但是,这些玩家哪里也不能去。只能蹲在同一个笼子里大眼瞪小眼。

谁也不是完全清楚周围这几位到底在想什么。谁也不是完全清楚周围这几位到底能做到什么。而且谁也不能完全离开自己的座位。谁都没有把握,谁也都并非完全没有自信。

这个时候,场面是非常微妙的。一切都玄而又玄的弥漫在空气中。

这种模式下,最关键的技能就是“读空气”的能力和“写空气”的能力

一点坐姿的变换,说话语气的不同,敬语体的切换,发言顺序的微妙变化,微妙的动作……就会被敏感的捕捉到,被解读,被研判,被反应。反应也会是很微妙的,近乎不动声色的。摸摸鼻子,扯扯衣袖,使个眼色……

不懂这些的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似乎所有的玩家坐着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就已经莫名其妙的分出了尊卑座次,而且达成了共识——甚至还是很牢固的共识。

这个问题,东亚文化圈的人想必不必多说自然心领神会。而要你去对欧美文化圈的陌生人解释,你甚至会不知从何说起。

模式B:拓荒模式。

在这种模式里,所有的玩家都是从同一个营地出发。营地周边是未知的荒野。

在这个模式下,各位玩家的首要问题反倒不是在帐篷里争夺,而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条件四面出击。

谁是老大,主要看谁从荒野中获得了最丰厚的收益。收益最丰厚的,有可能获得戏剧性的地位逆转。

这两个模式的交替上演,就构成了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基本机制。

这里面最关键的要害就是到达能力。

到达能力越不过既有的围墙,那么围墙内的玩家就会是铁笼模式。人类到达能力弱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分成了几大纸牌屋,各玩各的。

环地中海是一圈,东亚是一圈,南美一圈,北美一圈。单以中国自身来说,最早巴蜀一圈,黄河流域一圈,长江中下游流域一圈,长城以北又一圈。

每一次到达能力突破了铁笼的四壁,原来铁笼里的几大兽王就会分头出发去各自收割新的荒野——这样就进入了荒野模式。

直到新的荒野被玩家们瓜分殆尽,到达新一轮的铁笼边界。于是在更大的铁笼里,重新开始铁笼模式。

一般来说,每次旧铁笼崩溃,开放出来的新荒野并不大——更多的情况是对于从铁笼A里走出来的猛兽们而言,所谓的“荒野”其实只是以前他们可望而不可及(或一无所知)的铁笼B而已。所以荒野模式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回到铁笼模式。

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异数——那就是从1500年左右开始的地理大发现。足足四个洲的巨大版图开放给了欧洲铁笼的玩家们——北美,南美、中南非洲、大洋洲。

这片巨大的荒野,将整个世界的主流游戏模式锁定在了拓荒模式500年。

这给了擅长拓荒模式的国家巨大的机会——这其实就是欧洲国家从1500年称霸到2000年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这五百年,世界的主要游戏模式是拓荒模式。

说到这里,你们应该看到这故事的走向了——除非太空殖民变得足够经济,否则世界地缘政治的游戏模式正在迅速的重新走向铁笼模式。

这一次的铁笼是地球本身。

而中国则是在东亚铁笼里玩了三千多年铁笼模式的大玩家,身上有至少汉、唐、元、明、清五个世锦赛金牌。

在这个模式里——with all due respect——美国小学没毕业。

勉强算是有类似经验的,只有法国、土耳其这样同样有过“笼王”经验的国家。但是他们又实在没有这个体量和实力——估计也没有这个意愿——来参加决赛。

这其实就是中国渐渐走向上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