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8 lines (32 loc) · 3.27 KB

上层家庭.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8 lines (32 loc) · 3.27 KB

上层家庭

Tags: Clan

为什么社会阶级越高的家庭里,各个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越倾向于礼貌的淡薄和疏离?

虽然的确某些上层阶级的家庭的确是比较不像话,但是这所谓“家人冷漠”更多的是用一种自己习以为常的理想家庭模型为标准来衡量的结果。

这个理想的家庭模型是什么样的呢?基本上是一句听起来非常正确的口号——“一切事情都应该商量解决,要尊重所有家庭成员的意见”。它具体的表现为事事报告、事事商量(也就是事事报批)换取家庭资源的庇护与共享。

因为“家里要为你保底”,所以“家里作为出钱出资源的一方有权了解投资风险和价值”。

这听起来难道不是顺理成章吗?

我是你爹/妈/兄弟姐妹,你做什么我都要给你保底。既然如此,那当然你做什么我都应该有说话的权利。

你在做什么,我当然有知情权。我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有什么计划,这是不正常的。

你不告诉我,你将来也别求我给你收拾烂摊子。

“无代表,不纳税”,这很难理解吗?责任与权力对等,这很奇怪吗?

我都不知道你在搞什么,我也没有点头同意过,我为什么要为我没有同意过的东西无条件买单?

这说不过去嘛。

但是,这一看似无懈可击的伦理法则,实际执行起来是什么结果呢?

是无穷无尽的谎言、隐瞒、猜忌、怨恨、强迫、不甘和背叛。

知情的结果总是不同意,只要知情的全都不同意,同意的全是彼此不能接受的。

勉强“接受”了,又做得三心二意、阳奉阴违,乃至于毫无成效。

因为没有成效,一而再再二三的需要“收摊子”、“擦屁股”。

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需要“收摊子”、“擦屁股”,更加什么都不能同意。

每天都在斗,每天都在怨,每天都在骂,而每天又都在“普遍报告”和“商量一切”。

因为只有“普遍报告”和“商量一切”,才“不冷漠”啊。

而一些已经看穿这一点的家庭——大概也就是这里说的所谓“上流家庭”——的解决方案,是反其道而行之。

我也不问,你也别问我,我也不用同意,你也不用我来同意——如果你非要问,我只会告诉你不同意。

我只收拾最低程度的烂摊子——比如往监狱送饭。

说白了,就是解耦了。

前一种家庭模型,是一个低内聚、高耦合模型。

后一种家庭模型,是一个高内聚、低耦合模型。

低内聚高耦合模式的主要“优点”,只是“易于部署”而已,它并不易于维护,而且业务复杂了会让你想死。补丁打到最后,老程序员离职了,调试起bug或者升级版本会要人的命。它也有难以与外界其他资源交互的系统性困难,很难整合外部资源来扩展自身能力。

最关键的是,它注定不能支撑太复杂的服务。积累个几代,谁也维护不了这个谁也说不清的shit hill。

而高内聚低耦合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设计要求高,部署成本高。

好处不说了,除了贵,都是优点。

到底哪种模型更具有业务成长性,其实现在应该成为常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