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1 lines (40 loc) · 3.59 KB

word-embedding.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1 lines (40 loc) · 3.59 KB

Word Embedding

Q&A

  1. 有没有使用自己的数据训练过Word2vec,详细说一下过程。包括但是不限于:语料如何获取,清理以及语料的大小,超参数的选择及其原因,词表以及维度大小,训练时长等等细节点。

  2. Word2vec模型是如何获得词向量的?聊一聊你对词嵌入的理解?如何理解分布式假设?

  3. 如何评估训练出来的词向量的好坏?

    • 内在评估方法,直接评估词语之间的相似性

        • 相关性: 对两个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人工评分。两个词之间的cos相似度作为基于词向量的评分。通过比较cos相似度和人工评分的相关性,来评估。
        • 类比analogy: vec(中国)-vec(北京)=vec(法国)-vec(巴黎)
        • 分类:对词打上类别标签,通过词向量来聚类,评判聚类好坏
        • 词法:确定一个名词是主语还是宾语
    • 外在评估方法,通过下游任务的表现来间接评估

  4. Word2vec模型如何做到增量训练?

  5. 大致聊一下 word2vec这个模型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两种模型以及两种优化方法(大致聊一下就可以,下面会详细问)

    • CBOW,skip-gram
    • 优化:
      • 词组代替单词
      • 高频词减少采样
      • 负采样(Negative Sampling)与层序Sortmax(霍夫曼算法)
  6. 解释一下 hierarchical softmax 的流程(CBOW and Skip-gram)

  7. 基于6,可以展开问一下模型如何获取输入层,有没有隐层,输出层是什么情况。

  8. 基于6,可以展开问输出层为何选择霍夫曼树,它有什么优点,为何不选择其他的二叉树

  9. 基于6,可以问该模型的复杂度是多少,目标函数分别是什么,如何做到更新梯度(尤其是如何更新输入向量的梯度)

  10. 基于6,可以展开问一下 hierarchical softmax 这个模型 有什么缺点

  11. 聊一下负采样模型优点(为什么使用负采样技术)?

    • 加快训练速度
  12. 如何对输入进行负采样(负采样的具体实施细节是什么)?

    • 创建两个线段,第一个线段切开词表大小的份数,每个份数的长度和频率正比
    • 第二个线段均分M个,然后随机取整数,整数落在第二个线段那里,然后取第一个线段对应的词,如果碰到是自己,那么就跳过。

  13. 负采样模型对应的目标函数分别是什么(CBOW and Skip-gram)

  14. CBOW和skip-gram相较而言,彼此相对适合哪些场景?

  15. 有没有使用Word2vec计算过句子的相似度,效果如何,有什么细节可以分享出来

  16. 详细聊一下Glove细节,它是如何进行训练的?有什么优点?什么场景下适合使用?与Word2vec相比,有什么区别(比如损失函数)?

  17. 详细聊一下Fasttext细节,每一层都代表了什么?它与Wod2vec的区别在哪里?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Fasttext这个模型?

  18. ELMO的原理是什么?以及它的两个阶段分别如何应用?(第一阶段如何预训练,第二阶段如何在下游任务使用)

  19. ELMO的损失函数是什么?它是一个双向语言模型吗?为什么?

  20. ELMO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做到一词多义的效果?